除了中国本土的原创成果外,我们近年来也吸引了不少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好文章。
作者:吴长锋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1/2/18 9:04:58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始于纠缠 终于安全 量子通信让窃听风云成历史 量子力学的建立带来了第一次量子革命,催生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这个信息需要用经典的通信方式,例如打电话、发邮件等,速度不能超过光速,所以基于量子纠缠的量子隐形传态速度也不能超过光速。
被严格证明的无条件安全 根据量子的不可克隆特性,任何窃听者试图拦截量子通信时,都会对量子态造成破坏。尽管这个想法很聪明,但超光速通信依然是不可能实现的。量子通信利用量子叠加态或量子纠缠效应等进行信息或密钥传输,基于量子力学原理保证传输安全性,主要分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钥分发两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事实上,BB84方案虽然应用了量子通道,传输的却仍是经典信息,而真正的量子通信是将信息编码在量子比特上,在量子通道上将量子比特从甲方传给乙方,直接实现信息的传递。
正是由于量子不可克隆定理,让接收方能够察觉密钥的错误,停止密钥通信,从而也就保证了量子加密信息的绝对安全性。如果把甲乙两个纠缠粒子放在AB两地,改变A地的粒子,B地粒子也同时发生相应改变。从蔡希陶等老一辈植物学家,到权锐昌、星耀武等青年科学家,一代代薪火传承,一代代接力耕耘,扎根祖国边疆,为科技报国,奉献了青春、智慧和热血。
加盟东南亚中心的谭运洪参加中缅联合科学考察队,很快在缅甸北部山区找到了新天地。星耀武研究团队与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取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成果,于2017年在著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在蔡希陶的组织和参与下,植物园从国内外引种栽培了3000多种热带植物,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成功研制了国产血竭,结束了被药圣李时珍誉为活血圣药血竭的一千多年的进口历史。蚂蟥、蜱虫、花苍蝇,是每天都遇到的三大危险。
只要你做得足够好,国家就能给你很好的工作条件,让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管科学家们在这里工作面临收入不高、交通不便、子女上学等种种困难,但他们的事业在这里,他们有一种不为名利的情怀,在边疆地区坚守。
这里就是我的家,在这里可以和大家轻松交流。山野小岛变成科学岛 1953年,蔡希陶、吴征镒率领的中苏考察队在西双版纳考察时,不仅发现西双版纳适合种植橡胶,还发现了许多珍奇的热带植物,他们提议在西双版纳建立热带植物园。植物园在缅甸、泰国甚至热带美洲和非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我认为这里是世界上少有的,人员组成国际多样性极高的研究机构。已经70岁的高力行研究员是国际著名热带生物学家、世界保护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自2012年7月起担任西双版纳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主任、生物多样性研究组组长、博导,至今还在葫芦岛工作。
1959年,蔡希陶率领的拓荒者走进葫芦岛上的热带原始森林,用十八把砍刀披荆斩棘,创建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最犯怵的是蜱虫,被蜱虫咬了会发烧。昔日荒无人烟、遍布原始森林的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葫芦岛,如今已经变成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最多的植物园。当时年仅35岁的他,是西双版纳植物园最年轻的博导。
他就是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谭运洪。在缅甸的302个日夜,九次大规模的野外考察中,中缅联合科考队始终面临着原始森林中的种种危险。
边疆小岛变成国际岛 急国家之所急、急人民之所用是蔡希陶创建西双版纳植物园时定下的研究方针。今天的西双版纳植物园,收集活植物13000多种,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保存有约250公顷的原始热带雨林,成为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成为闻名海内外的科学岛。
其中,谭运洪团队10多次到缅北野人山原始丛林考察,先后发现了50多个植物新种。西双版纳植物园的历代领导和科学家们不仅有科技报国的热情和使命感,还有超常的国际视野,维持良好的国际交流合作氛围。2015年,中国科学院依托西双版纳植物园,以缅甸为基地成立了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简称东南亚中心)。从2015年至今,东南亚中心共发表动植物新科5个,新属45个,新种734个,成为在缅甸发现新物种的最主要力量。我们住在用塑料布搭的帐篷里,许多次一觉醒来,在营地周围发现有老虎和熊的脚印,大家都吓出一身冷汗。神奇美丽的葫芦岛成为5A级景区的旅游岛、处处洋溢着科学信息的科学岛、国际合作密切的国际岛。
在葫芦岛上,能看到各种神奇的明星榕树,如人们爱吃的无花果,菩提树、独树成林、绞杀榕、树包石等。花苍蝇毒性大,大家手被叮咬后肿得像馒头。
树藤为什么能绞杀其他树木?树枝为什么落到地上就成了树根了?不开花也能结果?人们常常惊叹热带雨林里的各种神奇景观。2016年6月,留学瑞士和美国归来的博士后星耀武来到西双版纳植物园工作。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谭运洪说起考察经历触目惊心。
作者:张勇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1/2/16 9:07:49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葫芦岛蝶变科学岛之谜 ——探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年轻科学家群体的科学报国之路 西双版纳正在做的工作,将如蒲公英的带冠毛的小果一样远飞高扬,到东南亚,到刚果河和亚马孙河浓郁的热带雨林和世界上的其他的森林中去。多年来他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致力于中国热带地区植物物种零灭绝计划的开展,使西双版纳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重要团队。通过与国外科学家合作,完成了许多重大科研成果。近年来,一群80后的年轻科学家在西双版纳植物园迅速成长,一批世界前沿的科研成果从葫芦岛发出耀眼的光芒。
老师总是关心和鼓励我,是我的第二爸爸,我希望今后在这里读博士后,在这里工作。35岁的学者王刚,是研究榕树的专家。
大家也将怀着这样的使命,继续耕耘,无私奉献。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西双版纳植物园的国际合作开始主动走出国门,在缅甸设立了4个研究组。这是蔡希陶生前常说的话。
有一次考察时我的裤子上爬了100多条蚂蟥。今年2月2日,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关于榕树的最新研究成果《专性榕树-榕小蜂传粉系统存在极端混乱的协同进化历史》,王刚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该成果由西双版纳植物园动植物关系研究组领衔、国内外12家研究机构合作完成。在西双版纳,一屁股坐下就能压倒三棵药草,一打开窗户就可找到研究课题。星耀武曾在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学习工作,到西双版纳植物园后他又把自己带的博士丁文娜推荐到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跟随自己的老师理查德李学习生物地理学分析方法,三代国内外师生共同研究,收获了在《科学》杂志发表关于横断山高寒植物多样性研究的重大成果。
中缅联合科考队还在缅甸发现了全球数量仅500只左右的白腹鹭,以及孟加拉虎、金钱豹、云豹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不但向世界揭开了缅甸生物多样性的神秘面纱,而且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合作氛围。目前在《科学》《自然》《细胞》这三大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西双版纳植物园都发表了科研论文,实现了大满贯,这在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中是很少见的,对于地处边疆边远地区、副高职称以上科研人员仅百人左右的西双版纳植物园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目前在西双版纳植物园有外籍人员118人,其中外籍专家10人,其中6人担任了研究组组长,留学生88人。这句话激励了一代代科技人员,从祖国四面八方汇集到离中老边境直线距离仅30公里的葫芦岛,在热带植物王国中不断探索骄人的科研成果。
这是西双版纳植物园研究员星耀武4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冕尺度越小,速度越大,因此冕物质运动的相对论性集束效应抑制了黑洞的引力弯曲效应。